原神的火爆程度居然得到了奥斯卡的提名,一起随小编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!
在今年的10月份全球手机游戏收入排行榜中,米哈游推出的《原神》在十月份的全球预估收入为2.39亿美元,成为冠军,占据各大应用商店的榜首,超过了《王者荣耀》《绝地求生手游》等等知名手机游戏。《原神》是怎么成功的呢?
●争议就是流量
《原神》能够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,首先争议就是流量,我们必须承认《原神》是一款充满争议的游戏,虽然《原神》非常吸睛,但是它在平台上的口碑却不那么好。
《原神》在taptap上的评分为4.6分(满分为10分),苹果以及谷歌商店的评分也都不高,这都说明了《原神》并没有得到全部玩家的认可,口碑评价上尚且有争议。
再加上游戏之前与任天堂的神作《塞尔达传说。荒野之息》有纠葛,游戏中的某些角色的动作与其他游戏类似等等问题,《原神》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,这是“抄袭”或“借鉴”方面的争议。
另外,主机玩家认为《原神》与主机大作有一定的差距,而手机玩家则认为《原神》比那些换皮的劣质手游好了不少。由于玩家自身的游戏经历和品位不同,所以大家对《原神》的看法大相径庭,这是游戏设计方面的问题。
而在如今的互联网大环境下争议就是一种热度,争议就是流量,因为争议可以扩大游戏的影响力,吸引新的玩家入坑。有部分玩家来玩《原神》就是想看看游戏有多好,而有部分玩家玩《原神》则是想看看这款游戏有多烂。
这不免让人想到娱乐圈,娱乐圈的艺人们最怕的就是没有曝光、没有新闻,这条规则同样适合游戏圈,不管是称赞还是吐槽,产品都是需要话题的。
●成熟的商业模式
前面聊到争议给《原神》带来了流量,不过光有争议《原神》也不会成功,是商业模式和运营让产品赚到了钱。
我们知道目前市场上,免费下载、内购收费的商业模式是最赚钱的,而制作过《崩坏3》的米哈游显然是这方面高手中的高手,只要有流量,那么成熟的商业模式就可以把流量转化成金钱。
说到这,不免会让人想到《帕斯卡契约》这款手游,有人评价它“将主机3A游戏搬到了手机上”,同时获得了高达9分的游戏评分,游戏质量与口碑相当好,但是他的商业模式却是买断制,其玩家和收入和《原神》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,着实有些可惜。
●被认可的手游
但还是有很多玩家认可《原神》手游的,更准确的描述一个是:大量“沉默”的普通玩家享受着《原神》带来的乐趣并为之付费,但真相是参与“争议“”的玩家其实是少数人。
比如某游戏商店的社区群中有关《原神》的评论达15万条,而下载了游戏的玩家则只有600万人,这就意味着有587万玩家其实是沉默的普通玩家。游戏的“低口碑”和这些人似乎没有关系。
所以“玩家一边吐槽,一边大呼真香”这种不含常理的事情并没有发生,因此,这就不得不提到“幸存者偏差”。
“幸存者偏差”是指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,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。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,而没有意识到筛选过程,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。
所以《原神》所谓的差评、吐槽真的代表多数玩家的想法吗?这是值得深思的。“沉默”普通玩家并不关心《原神》的争议,他们也不愿意在pc或者主机上万其他的开放世界游戏,只想在自己的手机上找一款品质不错的游戏消遣一下,有条件的话就氪点金。
●结语
不管是《原神》还是《王者荣耀》,他们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征服了难以想象的手游普通玩家,这些人并不关心自己手上的游戏与《塞尔达传说》之间的纠葛,他们只是大千世界的一个寻找快乐的灵魂。
感谢各位阅读本篇文章,你对《原神》的评价如何呢?欢迎留言评论。